盧柏良: 各位下午好!大家都比較辛苦,首先十分感謝證券時報開辦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有機會向基金界的大款學習。在接到邀請之后,我跟大款有區(qū)別,我想我不能破壞中國人的禮儀,所以我做了一個PPT,我想是做國信的模板還是什么樣的,最后我做了紅色的,標識對市場的支持。今天的題目是:危機孕育機會—構建下輪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16:39
盧柏良: 剛才朱平談到中國經濟下一步會怎么走?也是現在我們最擔心的問題,每天我們都盯著各種各樣的數據,出口、投資、貿易等等。我們粗略的看這個問題可能更加超然一點,放片頭的時候我看到了鄧小平的形象。在30年前也許那個時候比現在更加困難,但30年我們走出了一條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我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資源。 16:39
盧柏良: 鄧小平當年面對的是資本短缺、商品短缺,但我們有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土地和其他要素。我們的領導人很智慧的開啟了我們的國門引進外資,把我們的資源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開啟了外向型經濟的道路,一直走了30年。到現在我們回頭發(fā)現原來我們不足的部分就是資金短缺、商品短缺等等變成了我們的強項,在危機面前要靠實力說話,實力要靠我們的真金白銀。面對經濟危機我們要靠兩個:一是我們的智慧,二是我們的真金白銀在哪兒?就是總理講的我們的子彈在哪里,我們的替補隊員有多少。 16:45
盧柏良: 現在應對危機的資源到底在什么地方?現在的問題是兩個,一個是投資下降,一個是外需收縮。投資下降的對策現在已經很清晰了,就是政府通過發(fā)國債來實現政府投資,他的資源子彈在于中國的居民跟企業(yè)有46萬億的存款。這一年發(fā)的赤字是9500億,還不到1/40,按照目前的子彈打出來打三年沒問題,就是投資方面我們打三年沒問題。經濟危機的核心問題在哪里? 16:45
盧柏良: 核心問題在于國內的居民消費,因為居民消費的決策是分散的,而且現在的問題是弱勢群體有潛在的消費愿望但是沒有能力,特別是農民,而全世界的低收入階層可能收入水平還可以,但是他沒有消費的預期,有錢人的消費動力又不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就在于40萬億的國有資產。怎么看這40萬億的國有資產?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60年來幾代中國人民積攢下來的保障金,也可以看作60年來不斷申購的豐沛基金,這個基金到2009年可以開始分紅了。 16:46
盧柏良: 去年我們的消費零售總額大概是10萬億,如果今年把這40萬億的國有資產打包設立一個收益分紅基金,把每年的收益用作分紅,分紅給農民和城市的低收入群體,可以有更高的一個份額,這樣可以使我們的農民兄弟和城市的低收入階層以及其他層次的中產階層都有能力消費,而且通過這個基金可以建立起消費的預期。這個分紅的基金是一個長期的安排,如果我們派消費券派完了可能還是不會產生消費預期,我覺得如果這一步走出來了,那么發(fā)生的變化是長遠的,它會使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模式由出口導向轉變?yōu)閮刃铻橹鲗В晕艺J為中國的經濟能夠扛過去,沒問題。 16:46
盧柏良: 2009年A股的市場格局情況,我覺得大家的認識是差不多的,基本是非熊非牛,在經濟下行壓力和政策刺激、在上市公司業(yè)績下行和流動性景氣之間的拉鋸戰(zhàn)。在拉鋸的過程中重心會慢慢上來,為什么不是熊市呢?因為時間關系我簡單講一下:一、到現在穩(wěn)定A股已經成為刺激經濟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因為A股是老百姓的財產收入的所在,在工資收入不明朗的情況下如果A股還在往下跌,我們的消費預期就會更加趨淡。二是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還等著。三是流動性支持充足。 16:46
盧柏良: A股的投資機會在什么地方?三條線:一是政策刺激收益的一條線;二是經濟復蘇的一條線;三是主題投資。今天我重點講一下主題投資,主題投資的本質實際上是投資邏輯的確定性。為什么我要關注這個主題?因為我認為這個主題的廣度是最廣的,政府支持的力度是最大的,所以我認為在時間上它的深度是最長的,它可以演繹3-5年。理由有幾個:一、中國的能源結構中化學能源是短板,去年4月份前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寫了一篇文章《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里面提到英國的崛起是煤氣替代了柴火,美國、日本和德國的崛起得益于化學能源。 16:47
盧柏良: 而中國這么大的一個經濟實體的崛起必須找到一種可持續(xù)能源崛起,而中國的化學能源剛好是中國能源的短板,所以中國很有必要找到一個能替代這種短板至少是能夠分流這種短板的技術,這就是新動力汽車,新動力汽車的核心就是電池,通過電池替代常規(guī)能源,避開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制約的一個因素。二、節(jié)能減排,節(jié)能減排的國際壓力會逐漸顯現出來,因為報告明確表示美國的能源在發(fā)生變化,一是減少碳排放、二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以前美國是拒絕簽訂《京都議定書》的,現在美國奧巴馬對碳排放是非常積極的態(tài)度,以前碳排放美國排第一、中國排第二,到2015年之后中國將承擔碳排放的巨大義務。 16:47
盧柏良: 如果現在不發(fā)展新動力汽車的話,到那個時候我們碳排放的成本會非常高。三、發(fā)展新動力汽車比傳統汽車更具有優(yōu)勢,為什么?我們的汽車發(fā)動機跟國外相比差距很大,像我們的飛機和戰(zhàn)斗機都跟別人有差距,但是對于他們的強項我們去內燃計劃。新動力汽車的核心技術主要是電池,我們的電池技術目前跟國外幾個廠商是比較接近一致的,我們的起點跟國外就可以有一搏,另外我們有資源優(yōu)勢,新動力汽車的資源在中國相對比較充足。 16:51
盧柏良: 中國的汽車市場從今年1、2月份來看是全球最好的。所以我們綜合了資源、市場和技術的優(yōu)勢,日本只有技術優(yōu)勢而沒有資源跟市場的支持,美國技術比我們可能優(yōu)一點,但是他們的資源和市場目前來看還不如我們。綜合相比,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優(yōu)勢是比較突出的。四、這個產業(yè)的關聯度很高,對經濟的拉動力度比較強。五、現在經濟全球經濟一體化,如果我們現在不開發(fā)這樣的產業(yè),等美國、日本開發(fā)出來以后,那個時候我們可能就會被邊緣化。 16:51
盧柏良: 六、參與國際油價博弈的策略需要,在2008年石油漲到147美金之前,大家發(fā)現當油價從35美元漲到147美元的時候,這個過程中中國沒有對定價產生任何有利的影響,我們只是一個旁觀客。為什么?因為油價期貨定價必須要有做空的力量,做空只有兩張牌,一是增加供給,二是減少需求,減少需求對中國這樣一個成長的經濟體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發(fā)展新動力汽車的時候油價漲起來了,我們可以拿這個當策略牌。七、中國經濟要從以外需為主轉向內需的話,以后的出口比重慢慢會降下來,如果你的汽車還在大量的燒油,如果油價漲到200/桶的話,每年就要花掉7000億到10000億的外匯,如果不出口你拿什么換外匯、拿什么買油。所以發(fā)展新動力汽車實際上是勢在必行。 16:52
盧柏良: 這次我去了一趟比亞迪,坐了一下他們的新動力汽車,感受還是比較深刻的,16度電可以跑100多公里,純動力車40多度電可以跑400多公里。交流起來給我的感覺是由于這樣的危機使汽車產業(yè)的革命已經來到。前面的發(fā)言人提到危機,我覺得中國文化力對危機的詞是很獨特的,把危和機放在一起作為一個詞。如果沒有這場危機、如果油價沒有漲到140多,像比亞迪就沒有機會生產新動力車了,如果沒有經濟的大幅下挫也不能打破現在的利益格局,這種車基本上就很難獲得。 16:52
盧柏良: 股票我就講到這里,我用簡短時間講一下基金的投資策略。根據剛才我對股票市場的判斷,今年的市場是波動的,今年的基金投資主要可以采取這樣的策略:如果你對時機把握比較好,在防守的時候降低倉位拿著現金防守;如果你的選擇性不是很強的話,可以選擇混合性基金,這樣資產配置的空間自由度會比較大;如果這一點也做不到,我建議你去做券商的基金,由他們來幫助你做配置。我就簡短講這些,謝謝。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